学院新闻
材料学院志愿者助力“雷锋日助残行” 携手共绘栖霞街温情画卷
作者:何晓菁   审核:钟博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3日


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其核心在于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在新时代背景下,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是个人品德的彰显,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

228日,威海栖霞街特色街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情栖霞街 伙伴助残行”雷锋日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威海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威海市委等单位联合主办,旨在通过助残行动促进青少年与残障群体的深度交流,弘扬雷锋精神。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全程参与,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为活动注入青春力量。

活动筹备阶段,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了一支学生志愿者团队。他们接受了系统的助残服务培训,学习无障碍沟通技巧及应急处理知识,并协助主办方完成场地布置、物资分发等工作。活动当天,志愿者们早早抵达现场,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引导残障人士入场,有的协助布置艺术创作区域,还有的与伙伴结对,确保活动各环节无缝衔接。

在栖霞街历史文化探索环节,材料学院志愿者与残障人士结成“伙伴”,共同漫步古街,聆听讲解员讲述街区百年变迁。“栖霞街重新开街后我还是第一次正式来逛,找回了许多童年回忆,感觉特别开心。”残障人士王女士在志愿者帮助下拍摄了许多照片,记录下老街新貌。随后的“青春绘梦”艺术创作中,志愿者协助残障艺术家在供电箱、井盖上绘制以雷锋精神和栖霞街文化为主题的壁画。他们搬运材料、调和颜料,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  

“栖霞街伙伴寻宝”任务中,志愿者化身“引导员”,帮助残障伙伴完成合影打卡、灯笼寻找、历史问答等趣味挑战。材料学院学生设计的“同心圆”绘画任务成为亮点:残障人士与志愿者共同执笔,在画纸上勾勒象征团结的同心圆,并写下“共筑伙伴情”的寄语。“陪他们逛街区、做艺术,我体会到了助人的意义。”志愿者杨一帆说,看到残疾人朋友脸上的笑容,感觉自己的付出很有价值,今后她还会积极参加类似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哈工大学子凭借周到服务与创新贡献赢得一致赞誉。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学院辅导员何晓菁表示:“参与此次活动是学院践行‘学雷锋’常态化志愿服务的重要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鼓励学生深入社区、服务社会,将专业知识与公益行动结合,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智慧。”  

本次活动不仅让残障人士感受到社会温暖,更展现了高校志愿者的责任担当。以栖霞街为纽带,哈工大(威海)材料学院学子用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让志愿精神的星火在胶东大地熠熠生辉。



创建者:丁海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