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重大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发现、培育和选拔创新创业人才,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有效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促进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培育一批“成规模、跨学科、可持续”的特色创新团队,根据关于举办哈工大(威海)第五届“机械工业九院•校长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内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赛道赛制
本届“校长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分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意竞赛两项主体赛。每位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申报的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意竞赛仅限一项。参赛作品信息提交后不允许变更、修改。
参赛要求
院内选拔赛按照“立项、中期检查、结题”的方式进行,优秀作品会推荐进入校赛。
1.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相关附件参照1-1至1-5)
该竞赛各组别设置要求参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1)参赛对象要求:面向所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申报日前一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每个项目参赛人数原则上控制在3-8人。
(2)参赛作品分类: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分为科技发明制作、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三个大类。
(3)参赛作品提交要求:
各类参赛作品除了需要提交项目申报书以外,还需提交如下材料:
①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包含可运行展示的实物作品和项目论文。实物作品要求机械与控制类作品模型可现场运行演示,能源化工类作品完成完整样品,信息技术类作品完成可人机交互的软件/硬件系统。项目论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论文评分记入作品总分。
②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论文须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研究论文,每篇字数在3000字以上。科技发明制作类项目的论文原则上不能申报自然科学类论文的评审评奖。英文论文在3000单词以上,同时必须提交中文对照版论文提纲和摘要。
③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或相关学术论文每篇在8000字之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之内。英文论文在3000单词以上,同时必须提交中文对照版论文提纲和摘要。交叉学科的项目作品选择一项突出其最主要特点的类别进行申报。
2.创意竞赛(相关附件参照2-1至2-5)
该竞赛旨在激发低年级学生科技实践兴趣,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科研能力和想象力,为科技创新提供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学生基于独特的思维、新颖的构思和创造性的想法,以现有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设计出具有一定科技含量、能够满足学习、科研、生活、生产等需求的创意方案、概念描述等。鼓励低年级学生结合大一年度项目计划参与竞赛。
(1)参赛对象要求:
仅限竞赛报名时为我校全日制一、二年级本科生,每个团队人数限定为3人。每位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申报的项目仅限一项。
(2)参赛作品提交要求:
创意作品以申报书和作品报告的形式申报,其他能呈现创意结果的材料可附后。报告内容按照附件格式填写,包括可行性的论述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状况分析,理论知识要有依据,要注明相关的参考文献,每篇不少于3000字。
三、竞赛奖励政策
参赛学生将根据比赛结果获得创新创业学分认证或日常行为分加分。
四、参赛队伍进行申报及院内赛时间节点
各参赛队伍申报截止时间:5月13日12:00前
提交材料:
电子材料:5月13日12:00前发送至邮箱clxyxxb2022@163.com
1、所参赛类别的项目汇总表(附件1-1或2-1),命名格式:项目名字+参赛类别汇总表。
2、所参赛类别的项目申报书(附件1-3或附件2-3),命名格式:项目名字+项目申报书
将两份文件放在同一个压缩包,文件命名格式:负责人的学号+姓名+项目名字。
纸质版材料的提交等待后续通知。
另外,请项目负责人加入材料学院第五届校长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通知群,QQ群号为:675512151;
中期及结题的具体工作,另行通知。
院赛组织时间安排如下:
时间 | 工作内容 |
即日起至5月13日 | 赛事宣传,学生组队报名,提交立项申报书至学院 |
5月21日左右 | 学院组织进行立项答辩(具体情况等待后续通知) |
5月13日-9月9日 | 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开展项目 |
9月9日-9月23日 | 学院组织完成参赛项目中期答辩(重点团队,重点指导) |
9月23日-10月17日 | 各团队继续完善作品,并提交作品 |
10月17日-10月26日 | 学院组织结题答辩,完成赛事初审,并形成推报名单 |
校赛通知原文链接:http://today.hitwh.edu.cn/2022/0413/c1024a153685/page.ht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