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4月17日在宁学楼223教室,邀请校本部2021级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生朱钰可开展学习经验分享会,王春雨老师、何晓菁老师以及2024级拔尖班本科生参会。朱钰可学长系统梳理了自己的科研、竞赛与创业经历,为新生们提供了一条融贯学术理想与产业实践的成长路径。
朱钰可,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2021级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碲化铋基半导体热电制冷材料研制和器件开发,迄今在Joule、Acta Materialia等高水平SCI期刊发表第一及共同一作论文9篇,参与发表其他SCI论文48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批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博士项目资助,首批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首批哈工大点子基金,曾获国家奖学金、哈工大“春晖”奖学金、“十佳英才”,“优秀学生李昌奖”,“黑龙江省三好学生”,哈工大五四奖章。带领团队斩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金奖,产品入选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办黑龙江凌芯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朱钰可首先分享了顶级竞赛的“破局之道”。他强调,竞赛PPT需以国防、民生等国家战略需求为开篇,辅以严谨数据支撑,同时凸显技术替代性或原创性。在激烈的校内竞争中,学生一作的硬成果——专利、论文、实验数据的系统整合,以及团队对产业链的深度理解,是脱颖而出的关键。朱钰可将哈工大的育人目标具象为个人发展坐标系,认为本科生应拓宽视野,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自豪地表示自己已成为“纳税人”,并选择了兼具情怀与兴趣的赛道,在学术研究、工程实践、创业管理三个维度同步突破。
在分享创新点时,朱钰可诗意地表示:“创新不是刻意求索,而是在知识积淀中自然迸发的灵光。”他创立的凌芯科技正致力于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誓言。从国家奖学金、哈工大五四奖章获得者,到黑龙江省三好学生、青年托举工程入选者,朱钰可用多维成就诠释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使命。
朱钰可的故事不仅为2024级材料学子搭建了系统而前沿的知识框架,更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的科研热忱与创新勇气。他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为青年学子构筑起灯塔,指引着他们锚定目标、勇攀高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